文/王敏俐
在美自學,最大的收穫是,可以突破僵化的思維,從許多有智慧的自學媽媽身上學習如何帶領孩子。記得自己剛得知懷了第三個孩子的時候,心裡除了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之外,還有些許的忐忑:當時我所擔心的便是,面對照顧新生兒的忙碌與慌亂,我是否還有能力繼續自學呢?會不會影響哥哥們學習的進度,導致他們功課落後,錯過學習的黃金階段?
但是我身旁的自學媽媽的回應與陪伴,卻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野與生命境界。
一位四個孩子的自學媽媽,溫柔地回應了我的焦慮:“Then you can have a small year with your kiddos.” 用中文意譯的話,可以這樣理解:那麼妳在第三個孩子誕生時,可以帶著孩子們有一個放慢步調,減輕重擔的“小年”。
這一位自學媽媽的建議,給了我許多的啟發。
放慢腳步,過一個「小年」。不只是孩子,連媽媽自己也很需要學習這個功課。
很感恩的是,藉著妹妹的來臨,作為自學媽媽的我,有了一個機會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討論,神現在把我們放在一個什麼樣的生命季節?我們應該加速還是減速?什麼是我們可以藉著這個機會一起來學習的課題?我們該如何在新生命來臨之後,面對全家步調的重新調整?
在我過去所習慣的人生經驗與生活模式裡,我所知道的,就是「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孩子的學習不能等」,深怕自己耽誤了孩子學習與發展的黃金階段,影響他們未來的人生旅程與求學生涯。
但是當我們不斷地以孩子學習的進度為中心去做一切的決定與安排時,我們所灌輸給孩子的,是什麼樣的價值觀呢?
其實,關心與看重孩子的學習是非常好的,因為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之中,他們的大腦會被鍛鍊與啟發,他們可以在學習的挑戰中磨練心志、耐心與毅力。但是,當我們心心念念以孩子的學習進度為一切考量的優先之時,我們在有意無意間,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一個訊息:“你的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你的學習進度是我們全家生活的重心。”
顯而易見的是,若我們更全面的思考生命的寬度與長度便會明白,生活之中無處不是學習。學習並不僅僅限制於智育發展,還有孩子如何學習和其他人溝通,如何學會觀察他人的需要並給予合適的幫助,學習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差異與不同的生長階段,並耐心的陪伴比自己慢的人,也真心地欣賞並學習比自己更傑出的人,學習家事,學習手工,學習安排時間等等。
所以,若我們只把孩子的學習集中在智識的累積,我們更多是限制了孩子身體心靈更平衡整全的發展,也很可能會扭曲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人事物的眼光。

過一個小年,也是可以很精彩的。
當妹妹來到之後,雖然有許多挑戰與疲憊,但我們也發現,這一個「小年」過得相當充實,妹妹意外成了幫助我們一家學習與長進的「教材」。以下是我的一些觀察:
#哥哥們認識到自己是如何成長的:因著妹妹的到來,兩個小哥哥重新認識到,自己是怎麼來到世界的,又怎麼從一個小小的胎兒成長到今天的自己,從一開始只能喝奶,到慢慢抬頭,可以坐,學習爬……每一個里程碑,哥哥們都充滿驚喜,比我還興奮。
#學習護理小嬰兒的需要:哥哥們學會幫妹妹拍嗝,學會怎麼抱妹妹與安撫妹妹,學會觀察是否該換尿布,在媽媽忙碌時陪妹妹玩,唸書給妹妹聽。二哥在這個過程中有最大的成長,因為意識到自己可以照顧陪伴另一個生命了,只要聽到妹妹哭了便放下手中的玩具去逗妹妹,和她輕聲說話。看到這樣的畫面,心裡覺得感動滿滿。
#孩子們學習放下自我中心,延遲自己的需要,等候媽媽先處理妹妹的需要,或者是幫我把其他該做的家事完成。
#我們在時間的安排上學習越來越有彈性,把握每一個妹妹小睡的時間,一起看一本有趣的書,做一個有意思的科學項目或者小手工。兩個哥哥最近熱衷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與《奧德賽》中的戰士與戰爭,我們總是利用妹妹小睡的時間一起閱讀書中的故事,感受這些戰士的悲傷與喜悅,勇敢與遲疑,用積木建築特洛伊的圍牆,用玩具馬來當作裝了希臘戰士的木馬,玩打仗的遊戲。
#孩子們學習獨立的學習,哥哥很享受當小老師教弟弟的樂趣,有一天早晨當我起床,兩個兄弟竟然已經坐在餐桌前,哥哥正在教弟弟認字與發音,兩個人滿有成就感的向我展示他們自己完成的作業。
今年,我們試著放慢腳步。這一個「小年」,除了語文與數學,我們沒有用過多的課程去填滿時間,而是讓孩子扎扎實實學習生活的功課。在這一個「小年」裡,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的是:
生命有許多不同的季節,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快步往前,有的時候我們也必須放慢腳步,順服神所賜下的不同季節,學習不同時節該學的功課。
我們一起學習,在生命之中,有的時候放慢腳步,是可以被允許的。
奔跑有時,安息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