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二哥的故事

二哥眼神亮了起來

復活節的下午,是個舒服的晴天,我們和朋友一起去附近的一座森林,走到瀑布來回需要8.2公里。對於帶著兩歲小孩的我們來說,是一條不太容易走,充滿泥濘,甚至需要溯溪渡河的困難道路。我們一家顛顛頗頗,走走停停共花了近五小時的時間才完成全程。

八歲的哥哥體力好,腳程快,和同行的幾個大小孩走在前面,五歲二哥和幾個叔叔阿姨走在第二隊,我和爸爸則是時而抱著,時而背著妹妹,時而以零食餅乾利誘妹妹,讓她可以和我們一起繼續前行。

當我們走到瀑布稍作休息時候,開始繼續按著原路走回去,大哥繼續一路領先,妹妹已經太累只好讓爸爸來背著,這一次,我和已經感到疲倦二哥在後面一起慢慢走。

二哥因為走過溪水時滑了一跤,整雙雨鞋與襪子都濕透了,非常的不舒服,開始感到很沮喪。這時候,一位與我們同行的朋友很有智慧的鼓勵著她:“Jeremy,阿姨有看到你練習跆拳道的相片,你真的好棒喔,可以把木板踢壞,可以從白帶變成黃帶,阿姨覺得你好勇敢喔!”

頓時,二哥的眼神亮了起來,好像得到了繼續前行的動力。於是我繼續接著對他說:

“對啊,Jeremy,你真的好勇敢,而且遇到困難時,會因為這些挑戰而感到高興(glad for difficult task),勇敢面對困難,就像你現在雖然襪子鞋子都濕了很不舒服,還是繼續的往前走,沒有放棄,這真的很棒,下個禮拜你上跆拳道課時,也可以和你的老師分享!”

就這樣,二哥好像找到了一個新的動力繼續往前走。當所有人往前趕路時,我有一個機會,可以陪伴二哥一起走。平常總是在操心老大的學習進度,或是在照顧妹妹的需要,二哥又獨立,自我學習能力又強,常常是讓我感恩省心的孩子,卻也是希望有更多時間時,可以去更多陪伴的孩子。而這個下午,上帝給了我一個機會,牽著他的小手,陪他慢慢走。

為著鼓勵他繼續往前,我任命他為我們這個兩人小組的leader,負責在泥濘中找到可以踩腳的石頭或木片,以至於我們的腳可以不陷入淤泥之中。Jeremy非常喜歡這個leader的角色,在泥濘中總是走在我前面,先為我找到一個比較好走的方向,帶著我往前走,我們就這樣跨越了一灘又一攤的泥沼,漸漸回到較平坦的主道,完成這五個小時的山路。

我的心真的很感恩,可以有一個這樣的機會,和二哥獨處,全心全意地關注他,陪伴他,看著他勇敢,看著他帶領著我。感謝神給我們一個彼此陪伴的機會。

Categories
二哥的故事

教養並非馴服

每天早上,和孩子們一起安靜和分享的時間*,常常會因為孩子們所帶給我的驚喜而感嘆不已。快要進入五歲的Jeremy每天都充滿期待的數算自己生日的到來,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感受到他的生命一點一滴的成長,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豐盛。

昨天早上,我問他要怎麼為自己禱告?

未滿五歲的他回答我說,要禱告求上帝可以幫助他self control.(可以好好的控制自己)

我聽到他的回答,心中覺得好驚喜,因為他對自己的理解,他的心智成熟度,已經超過過去我對他的理解了,我甚至不知道,他從哪裡學來self control這個詞語,他怎麼察覺到自己內心的需要呢?即便我作為一個快要四十歲的大人了,都還常常忽略self control的課題,而這個四歲多的小朋友,已經這麼敏銳地在為此向上帝禱告!

進入到四歲五歲的階段,每一天與孩子共處的時間裡,都感受到他越來越不一樣了,喜歡提出各種問題,喜歡在說話時因為詞語押韻而開心不已,充滿各種對於大自然與恐龍的想像力。當然,也有不少讓我頭痛的時候,情緒起伏大,只想按照自己的規則下棋玩桌遊,生氣起來可不得了。

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為老二的情緒與憤怒問題有很多的困擾,直到我發現,教養孩子不是急著去摸索出有效的的方法來馴服他們,而是先用對的眼光來看他們,看見他們的掙扎與需要,把他們帶到更高的磐石上,給他們一個新的視野來重新面對內心與外面的困境。

我曾經與Jeremy在許多家事,時間管理的生活議題上有很多的衝突,有一天,上帝幫助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Jeremy是一個對戰爭歷史與武器非常有興趣的孩子,他最喜歡的特洛伊神話人物是戰士Hector,他對勇士和國王有很強烈的愛好。於是有一天,我和他討論,什麼是真正的勇士與國王。

我們討論到,國王就是統治他的國家,把他的國家整理好的人,勇士是勇敢去打仗,甚至可以去戰勝他不喜歡的事情的人,每一天,我們都可以是生活中的國王與勇士。我們一起用手工做了皇冠,讓Jeremy帶上自己做的皇冠,告訴他,你也是自己生活中的國王,要負責去和敵人打仗。我們要想出可以打贏敵人的方法。敵人可能是:要做的家事,要完成的功課,要收的玩具。他覺得在面對生活挑戰時,用一種去作戰的方式很好玩,就有許多的動力去解決問題,去做他該要做的事。

有時候哥哥學業有些忙,Jeremy便成為我們家做家事的主力:樂意幫忙切菜,玩具多數都是他收拾整理的,晚餐後我和他一起玩戰爭的遊戲,我們的敵人是浴室裡的污垢與細菌,他很投入遊戲,當他覺得沒有動力去做一些事情時,我們就把要做的任務範圍縮小,他就開始願意去做,甚至完成小範圍主動去繼續做下去。

當然,生活依然充滿挑戰,我們的相處也常常陷入爭執與僵局,也會也低潮和瓶頸,小天使也常常會成為小惡魔,但是每天共處的時光,在那些小小的陪伴裡,他們時時以生命躍進的成長作為禮物,給我無限的驚喜與感恩。

補充:

*每天早上和孩子安靜與分享的時間:我和孩子們每一天一起靈修的習慣是這樣子的:我們一開始,會一起來思考一個上帝的屬性,來讚美祂,例如,昨天我們一起在禱告中思考,上帝是我們的指引者,那麼我會鼓勵孩子一整天去思考,上帝怎麼引導我們的今天,在我們有情緒,有挫折,有喜悅的時候,上帝是怎麼引導我們的?

在一起思考之後,我們為上帝的屬性來讚美祂。為著所犯的過錯來認罪,接著我們為著上帝過去一天在生命中的引導與供應來感恩,為著我們今天的需要來祈求,為著身旁他人的需要來禱告。

Categories
2021的心靈操練 二哥的故事

一見你就喜歡你

當我們一眼看見孩子的時候,就喜歡他們,覺得他們可愛嗎?還是想要把他們推開?

我們家的二哥進入四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常常發脾氣,讓我覺得在養育他的過程非常吃力,自己也常常因為他而整個人火冒三丈,相較於大哥,弟弟的思緒比較敏感,時而覺得一不小心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會把他惹的原地爆炸,媽媽也覺得心裡疲憊。

我的育兒教練提醒我,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多半是因為不知所措而引起的,孩子們的憤怒,其實是一個求救的訊號。而身為母親的我,是否能夠接收到求救的訊號呢?

二哥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管是在畫畫或者是練習寫字時,只要出了一點差錯,弧線不夠完美,就會非常的焦慮難過,一開始,我只是試著想要安慰他,幫助他,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安慰與幫助不但解決不了他根本的問題,反而他的焦慮傳染給了我,讓我也煩悶了起來。

後來我發現,原來,不管是大人或小孩,當我們對自己過度要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錯誤時,我們常常會把焦點放在,如何讓工作成果更完美,怎麼設定合理的目標,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達到目標,當然,這些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將內心深處根本的問題好好解決,那麼這個追求完美的過程往往會讓我們無止盡的消耗許多心力與體力,即便成果豐碩,依然身心俱疲苟延殘喘的繼續奔向下一個完美。

在陪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他心裡有一個更深的需要渴望被滿足:他需要更深的被接納,被自己接納,被他人接納。身為老二,前面的哥哥已經什麼都會了,都做得比他快比他好了,他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與自處之道?

我想起傅立德牧師常常在講道中分享他和他的孩子、孫子的相處之道。傅牧師常常看到他的孩子與孫子時就對他們說:我一看到你就喜歡你,快來讓我抱抱你!不管你多髒多臭亂發脾氣還是…,我一看到你就喜歡你!

這給我很深的提醒,我是不是也用這樣的愛來擁抱我的孩子?我一看到孩子就喜歡他們嗎?還是一看到他們就嫌棄?我怎麼看他們,他們也會很容易用同樣的方式來看自己。

於是,我開始更多的調整我自己,趁著孩子還願意黏著我的時候,多抱抱他們,告訴他們,我一看到他們就喜歡他們,而奇妙的是,這些些微的調整,讓孩子們的臉上有了光芒,也更有了自信。

二哥還是常常會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而挫折,但是,我們最近比較少因為這些挫折而起衝突了,我問他,寫作了,畫錯了,可以有什麼去面對,去處理和解決的方法嗎?他也開始用他從明的小腦袋瓜來去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跌跌撞撞,有時成功了,有時失敗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和二哥都更了解愛與被愛的幸福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