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1的心靈操練 二哥的故事

一見你就喜歡你

當我們一眼看見孩子的時候,就喜歡他們,覺得他們可愛嗎?還是想要把他們推開?

我們家的二哥進入四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常常發脾氣,讓我覺得在養育他的過程非常吃力,自己也常常因為他而整個人火冒三丈,相較於大哥,弟弟的思緒比較敏感,時而覺得一不小心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會把他惹的原地爆炸,媽媽也覺得心裡疲憊。

我的育兒教練提醒我,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多半是因為不知所措而引起的,孩子們的憤怒,其實是一個求救的訊號。而身為母親的我,是否能夠接收到求救的訊號呢?

二哥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管是在畫畫或者是練習寫字時,只要出了一點差錯,弧線不夠完美,就會非常的焦慮難過,一開始,我只是試著想要安慰他,幫助他,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安慰與幫助不但解決不了他根本的問題,反而他的焦慮傳染給了我,讓我也煩悶了起來。

後來我發現,原來,不管是大人或小孩,當我們對自己過度要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錯誤時,我們常常會把焦點放在,如何讓工作成果更完美,怎麼設定合理的目標,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達到目標,當然,這些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將內心深處根本的問題好好解決,那麼這個追求完美的過程往往會讓我們無止盡的消耗許多心力與體力,即便成果豐碩,依然身心俱疲苟延殘喘的繼續奔向下一個完美。

在陪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他心裡有一個更深的需要渴望被滿足:他需要更深的被接納,被自己接納,被他人接納。身為老二,前面的哥哥已經什麼都會了,都做得比他快比他好了,他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與自處之道?

我想起傅立德牧師常常在講道中分享他和他的孩子、孫子的相處之道。傅牧師常常看到他的孩子與孫子時就對他們說:我一看到你就喜歡你,快來讓我抱抱你!不管你多髒多臭亂發脾氣還是…,我一看到你就喜歡你!

這給我很深的提醒,我是不是也用這樣的愛來擁抱我的孩子?我一看到孩子就喜歡他們嗎?還是一看到他們就嫌棄?我怎麼看他們,他們也會很容易用同樣的方式來看自己。

於是,我開始更多的調整我自己,趁著孩子還願意黏著我的時候,多抱抱他們,告訴他們,我一看到他們就喜歡他們,而奇妙的是,這些些微的調整,讓孩子們的臉上有了光芒,也更有了自信。

二哥還是常常會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而挫折,但是,我們最近比較少因為這些挫折而起衝突了,我問他,寫作了,畫錯了,可以有什麼去面對,去處理和解決的方法嗎?他也開始用他從明的小腦袋瓜來去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跌跌撞撞,有時成功了,有時失敗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和二哥都更了解愛與被愛的幸福與溫度。

Categories
和孩子一起動手做

那些農場裡教我的事

今天到Bain Bridge Island,拜訪朋友的農場,距離我們上一次到訪的短短半年,朋友從一開始剛剛摸索整座農場的過往的歷史,到現在已經漸漸擁有屬於自己的農場氣質,不同季節的不同驚喜,小小量的更多種類的作物,整座農場從室內到戶外,洋溢著主人特有的熱情,簡約,設計感與溫柔。

我們抵達的時候是中午,他們為我們預備了極豐富的午餐,我們在室內整理收集薰衣草,採集梨子,蘋果,山茱萸與桑椹,將一些準備送到當地商店的果子包裝並貼上標籤,給蠶寶寶採桑葉……

看到朋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已經把整個農場運作起來,心裡真的好興奮也好感動,創業家的精神讓他們身上時時散發者勇於面對挑戰與解決難題的魅力,用一座農場作為橋樑,建立起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人與神的關係,是他們在設計農場活動時,所執著的初衷。

每一次拜訪他們,總是給我許多的觸發與感動,我的孩子開心地爬著桑樹,滿嘴鮮紅的桑椹汁,用力地搖梨子樹,大家一起撿起掉下來的果子,用被鳥啄過的果實喂家禽,討論著上一批肥母雞被灰狼吃掉的故事……

他們設立農場的故事,他們用愛去建築家與農場的概念,都不斷地刺激我去思考,作為一個自學媽媽,我想要帶給我的孩子,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啟發,什麼樣的教育?

對於我而言,家也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座橋樑,讓他們在其中學習建立人與神,與人,與自然,與物的關係。

為什麼讓孩子從小小孩開始參與家務?想讓他們學習經營一個家,參與家中一切的事物,按著她們力所能及的來一起做菜,打掃,清潔,歸納,一點一點知道怎麼尊重居住的環境,他人居住的環境,是我渴望和孩子一起來學習的。

渴望孩子能懂的好好照顧自己,知道辨別什麼樣的食物是對身體好的,知道如何適度的鍛鍊身體,知道如何好好建立作息與規律,學習面對生命中的問題,並且去找到解決的可能性,是我渴望和孩子一起去探索的。

這些,也都是農場裡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