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1的心靈操練

完美形象的破功

#隨時接受完美形象的破功
今天早上,把頭髮洗好,吹的澎澎的,把妝化的美美的,煮了一杯拿鐵,優雅的帶著孩子去參加homeschool的社群,一到現場,孩子好奇地玩弄我新買的咖啡杯,把咖啡灑了一地,我原地爆炸,只能狼狽地收拾慘狀。


我又再一次的面對,#要學習處理憤怒的功課。

如果期待在陪伴孩子自學的過程中去享受成就感,那麼你將會發現,自學生活所帶來的,並非像在職場上完成一個一個項目所帶來的成就感,與之相反,更多的時候,感受到的是挫敗感:一種因為#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本質都是那麼難以被改變,#面對錯誤一再重蹈覆徹,#面對罪性難以被馴服的挫敗感。


七歲的哥哥,已有許多時候可以獨立學習,今年我陪伴他一起面對的是,怎麼樣靜下心來,不受外在環境與壓力的影響,好好的去完成他今天的學習範圍。在這個過程中,與其說是指導他的課業,更多的是在琢磨我和他彼此的性格,他的功課是學習如何去克服不專心與浮躁,認清自己當下的目標與方向;我的功課則是,#克制自己的怒氣,#不要像個苛刻的督工時刻監管他,給他空間與時間,調整自己對哥哥的期待,#不撈叨點到為止的提醒。


四歲的弟弟,常常有情緒的挑戰,很容易因為計劃被打斷而激怒,今年我陪伴他一起面對的,是怎樣在情緒爆發,感覺到自己的界線被侵犯,自己的計劃被打亂時,學習去為自己心中的想法與計畫申訴,#讓我們在自己的想望與現實的處境之間找一個雙贏的平衡點,而不是在環境不如己意時直接暴怒。


一歲的妹妹帶給我們許多樂趣也許多挑戰,我們因著妹妹學習彈性的使用時間,妹妹醒來時,各自獨立做一些可以不需要立即指導的課業或學習,妹妹帶給我們面對有限時間的急迫感,也促使我們合力去有效率的完成我們當日的任務。因為媽媽必須有照顧妹妹的時間,哥哥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獨立做該做的事,以及彼此幫忙,許多時候妹妹像是愛搗亂的大魔王,但更多時候,神使用她來祝福我們,學習善用時間,學習在妹妹睡覺時輕聲細語,#學習放下自己的喜好去配合他人的需要。
事實上,帶著孩子們學習他們在當下所學習的功課時,常常更多時候,我也發現,他們所面對的,也是我所要學習的功課。因為情緒失控感到挫敗時,在教導孩子感覺到侷限時,當我覺得孤單時,身體疲憊軟弱時,神不斷地鍛鍊我,#把焦點從耽溺在責備自己的失敗,#轉移到看見自己對神的需要與渴求,時時刻刻需要祂,求祂的同在與能力,求祂的恩典與饒恕。


咖啡被打翻的沮喪,擾亂了我今晨香香美美的心情,心情平復下來之後,和孩子抱抱和解,繼續往前走。

Categories
2021的心靈操練 二哥的故事

一見你就喜歡你

當我們一眼看見孩子的時候,就喜歡他們,覺得他們可愛嗎?還是想要把他們推開?

我們家的二哥進入四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常常發脾氣,讓我覺得在養育他的過程非常吃力,自己也常常因為他而整個人火冒三丈,相較於大哥,弟弟的思緒比較敏感,時而覺得一不小心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會把他惹的原地爆炸,媽媽也覺得心裡疲憊。

我的育兒教練提醒我,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多半是因為不知所措而引起的,孩子們的憤怒,其實是一個求救的訊號。而身為母親的我,是否能夠接收到求救的訊號呢?

二哥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管是在畫畫或者是練習寫字時,只要出了一點差錯,弧線不夠完美,就會非常的焦慮難過,一開始,我只是試著想要安慰他,幫助他,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安慰與幫助不但解決不了他根本的問題,反而他的焦慮傳染給了我,讓我也煩悶了起來。

後來我發現,原來,不管是大人或小孩,當我們對自己過度要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錯誤時,我們常常會把焦點放在,如何讓工作成果更完美,怎麼設定合理的目標,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達到目標,當然,這些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將內心深處根本的問題好好解決,那麼這個追求完美的過程往往會讓我們無止盡的消耗許多心力與體力,即便成果豐碩,依然身心俱疲苟延殘喘的繼續奔向下一個完美。

在陪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他心裡有一個更深的需要渴望被滿足:他需要更深的被接納,被自己接納,被他人接納。身為老二,前面的哥哥已經什麼都會了,都做得比他快比他好了,他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與自處之道?

我想起傅立德牧師常常在講道中分享他和他的孩子、孫子的相處之道。傅牧師常常看到他的孩子與孫子時就對他們說:我一看到你就喜歡你,快來讓我抱抱你!不管你多髒多臭亂發脾氣還是…,我一看到你就喜歡你!

這給我很深的提醒,我是不是也用這樣的愛來擁抱我的孩子?我一看到孩子就喜歡他們嗎?還是一看到他們就嫌棄?我怎麼看他們,他們也會很容易用同樣的方式來看自己。

於是,我開始更多的調整我自己,趁著孩子還願意黏著我的時候,多抱抱他們,告訴他們,我一看到他們就喜歡他們,而奇妙的是,這些些微的調整,讓孩子們的臉上有了光芒,也更有了自信。

二哥還是常常會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而挫折,但是,我們最近比較少因為這些挫折而起衝突了,我問他,寫作了,畫錯了,可以有什麼去面對,去處理和解決的方法嗎?他也開始用他從明的小腦袋瓜來去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跌跌撞撞,有時成功了,有時失敗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和二哥都更了解愛與被愛的幸福與溫度。

Categories
2021的心靈操練

“你的禱告可以改變你的兒女”

今年和孩子一起學習傅士德的《屬靈操練禮讚》,前陣子和孩子一起學習禱告的功課。這本書裡,也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叮嚀:

“你的禱告可以改變你的兒女,因此你應該用你的禱告來改變他們。你白天要邀請他們一起禱告,晚上他們睡了,也要為他們禱告。你可以在床邊輕輕按手在他們身上,祈求耶穌醫治他們當天受到的情感創痛與傷害,以主的平安喜樂充滿他們。”

『瞬間禱告』(Flash Prayers):“看見任何人,立刻為他們禱告。……我們在巴士或飛機上,可以祈求耶穌與我們同行,邀請祂搭著通道兩旁乘客的肩膀,對他們說,『我愛你。我最大的喜樂是饒恕你、賜你恩惠。你有美好的特質,是藏在心底的,只要你願意,我會幫你挖掘出來。只要你願意,我樂意掌管你的生命。』”

我喜歡和孩子一起在車上禱告。在車上,有時我們會玩禱告接龍的遊戲,每一個人輪流向上帝訴說一件感恩的事情,直到我們抵達目的地。

有的時候,遇到周遭有車開的特別著急,甚至用危險的方式超車時,我們會一起禱告,求主來安靜那個司機的心,也保護他開車的安全,保護他不要遇到危險。

我們家的傳統,是每天睡前的彼此祝福。我們會依照最近家人的需要與特定的主題,在睡覺之前彼此祝福。孩子們喜歡這段時間,享受來自父母的祝福,更喜歡為我們祝福,祝福我們的身體,工作與心情等等。

在育兒過程中,常常會很真實的看到自己的壞習慣與惡行複製在了孩子的身上。我在憤怒時說話的樣子,我的孩子在憤怒時也學起來了,在這樣的時候,神讓我看見罪的後果與影響力是怎麼影響到了下一個世代。我於是把孩子帶到一旁,和他道歉,因為我沒有好好的表達我的情緒,在憤怒時口出惡言,告訴他我這樣做是錯的,我們都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傳達憤怒,抱著他一起來神面前禱告認罪,一起求神改變。

一日在爸爸在開車時,我收到了來自遠方家人的電話,摯愛的家人因突發緊急狀況在手術室裡,我們把車停在路邊,帶著孩子一起為著整個手術過程禱告,並經歷到手術過程的順利平安,一直至今,孩子們不停止地為著遠方長輩的醫治與復原禱告著。

和孩子一起禱告的機會太多了,晚上睡不著害怕,一起把恐懼交給神;學習遇到挑戰,一起來到神面前承認自己的限制,求神賜智慧;情緒失控時,求神使我們安靜的禱告……

每一天每一天,和孩子共度的歲月裡,是這些與神的禱告陪伴我們度過每一個或大或小的風浪。在孤單而乏力的育兒歲月裡,因著這些禱告,我得以來到神面前支取能力與喜樂,繼續前行。

Categories
2021的心靈操練

一月分的親子心靈操練:默想

今年的目標,是和孩子一起參考Foster的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來學習12個月的屬靈操練,很感恩的是,我們也找到了適合孩子們來做的心靈操練版本:《Habits of a Child’s Heart》。於是我們開始了一年的新挑戰。

12個屬靈操練的第一個操練是默想。默想是給自己一段時間,放下手中的忙碌與心中的思慮,單單安息在上帝的面前。作為一個自學媽媽,我很容易讓自己陷如忙碌的膠著中,在回應孩子層出不窮的需求時迷失自我,這個操練則是幫助我在忙亂的日常之中設下一條界線,使我放下一切的控制權,單單來到神的面前。

默想並非自己在思維中的自言自語,而是與這位創造天地的造物主對話。我很喜歡Foster書中提到的一個『歸心』的操練,這個操練又稱為『手心向下,手心向上』:

  1. 在禱告的一開始,將手心向下,對這位為我們的天父傾訴,例如『主啊,我將我現在心中對於病毒蔓延的焦慮交給你,我把面對工作上的壓力交給你,我把我正要準備的考試叫給你,我把我心中的憤怒交給你…』在禱告中將重擔卸給神的同時,我常常真實的感受到一種奇妙的輕省。
  2. 卸下擔子之後,把手心轉向上,繼續向天父禱告:『主啊,我來到祢的面前領受祢所賜的平安,我來到你面前領受智慧與能力,來面對手中的工作,我來到你面前領受平和與溫柔,來面對使我發怒的人…』然後有一段靜默的時間,讓自己來接受上帝給我們的奇妙平安。

當我的孩子情緒爆發,開始發脾氣時,我喜歡帶著他們來做這個禱告,我們一起來到上帝面前,手心向上,把我們心中的委曲與憤怒交給祂,再一起手心向下,領受祂給我們的安慰與平靜,以及智慧來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我們所遇到的衝突。這對我和孩子們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把我們散漫浮躁的心思回歸到上帝面前。

另一個和孩子們一起的操練,是進入大自然去,藉著觀察花草樹木與小動物,來感謝上帝創造的世界。每次我們帶著這樣的心走進大自然時,我都驚訝於孩子們是那麼熱切的想要在大自然中去探索,去觀察。

《Habits of a Child’s Heart》這本書有許多按著孩子不同年齡給的一些屬靈操練的建議,希望以後可以更多和孩子們一起來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