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一起看的那些書

#親子共讀:盲人布萊爾走出絕望的秘密

最近和孩子們看的是盲人點字法之父路易士.布萊爾的插圖傳記書。在法國的布萊爾因為年幼不慎將眼睛刺傷而失明,卻在好的師長引導下繼續求學,最後成為一位盲人學校的教師,並且為了盲人閱讀與學習而發明了對盲人讀與寫極為便利的點字法。

在閱讀他的傳記的時候,我不只一次的思想著,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去活出我的一生?我可能會有很長的時間陷入沮喪與絕望,我可能會一次又一次的懊悔為何要去把玩父親工作使用的工具以至失明,我可能會在一次次的自責與自我否定中反覆糾結。

布萊爾也曾經歷過這樣自我懷疑與否定的痛苦階段嗎?他又是怎麼走出來的?

在這本傳記的最後,記錄下的布萊爾在43歲的短暫人生走到盡頭時,所說的一句話:我這一生已竭力完成了上帝託付與我的使命。

對於我這個常常陷入低潮的自學媽媽來說,他的一生給我很多的啟發。這個世界太絢麗,以致我常常將我的目光流連在其他人的成就與光環,看著看著就容易迷失了方向。但是陪孩子一起看布萊爾的傳記時,上帝再次向我的心說話:

當你的人生走到盡頭時,祂所在乎的並非我成為了一個多麼光鮮有能力,多麼使他人羨慕的人,他會問我,祂所給我的託付,我是專心的,忠心的去完成了?

我想,布萊爾在過往人生的黑暗中,並非沒有絕望與低谷;看著別人快步往前,自己卻停留在原地,他並非沒有沮喪;所設計的點字法被一再的否定,他並非沒有自我懷疑,支撐他在黑暗中往前繼續走下去的,是上帝放在他心中的那個使命,那個意義,那個使他一生不虛此行,使他了解上帝容許他雙眼失明的原因。

看完這本書,也和孩子有好多討論,我們一起思考,當我們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們也可以了無遺憾的說,我完成了上帝所託付給我的使命嗎?和他們討論了,上帝給他們此刻的使命又是什麼?他們未來的夢想是什麼?

感謝上帝藉著此書給我這麽珍貴的提醒,謝謝孩子們陪需要這本書的媽媽一起看了這本書。

Categories
許家私塾的故事

親愛的妹妹今天一歲了

親愛的妹妹今天一歲了。

去年的今天,是西雅圖在新冠後疫情的一個高峰點,當時的我們,就在一切的未知慌忙中,全副武裝進了醫院,感謝當時願意來幫助我們的每一個朋友們!

我們家的第三個孩子來到,當媽的本來以為已經熟門熟路了,但是上帝還是給我們一些些的挑戰,讓我們來學習。

當妹妹出生的第三天,我們收到了西雅圖兒童醫院打來的電話,電話的那一頭告訴我們,在妹妹的新生兒血液檢查中,他們發現妹妹有先天性甲狀腺低下的問題,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我們進進出出醫院檢查抽血,等候結果,坐月子的期間裡,因為對未知的擔心與無助,常常以淚洗面。

而後就開始服藥,驗血,調整藥量的過程。帶著小小嬰兒驗血,有時護士無法抽到血針頭在裡面攪動,那是我們最心疼痛苦的時候,看著小小的妳痛得大哭,我們也感到好心碎。

但是,好感恩的是,這一年來,妳的生長曲線,反應與學習能力,都是在很正面的曲線中往上,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恩典,讓我們知道妳是健康成長,妳的發展沒有受到影響。我們繼續禱告,希望有一天,妳可以不再依賴藥物,健康的成長。

Categories
許家私塾的故事

失敗更值得歡慶

在我們參與的自學教材中,每一年都會給孩子一個挑戰:如果孩子們願意的話,可以把一整年所學習的數學、地理與歷史、英文文法、拉丁文、以及從創世至今的歷史時間軸背起來。今年我們家哥哥也參加了這個考試的預備。

整個過程哥哥的表現都讓我很感恩。事實上,今年因為妹妹的來到,我可以與他好好學習的時間變少了,更多時候,是他自己獨立來完成許多的學習,我看到他每個禮拜主動地參加學習小組,和當中的同伴們一起接受挑戰,對於所要背誦的內容,掌握得越來越好。

在他準備的過程中,我常常有些掙扎,覺得背誦這麼大量的內容,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太挑戰了,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幫他複習。但是他在背誦的過程中頗有樂趣,自己決定要堅持來做這件事,主動的準備。

考試的流程是顯經過父母的審核,若父母審核通過,再進一步由老師審核。一直到父母審核的前一天晚上,他還是盡心竭力的準備。

最後他在拉丁文的部分並沒有通過父母的審核,但是除了拉丁文之外,他很好的記下了所有的課程裡的內容,他低估了背誦拉丁文的困難度,以至於一直沒有好好的掌握好一段經文的背誦。

那天晚上,我與他討論,為什麼最後拉丁文的背誦來不及完成?

他說,因為他沒有好好地分配時間,沒有每週按著進度來背,所以到最後發現無法完成,他所學到的功課是,每週必須把每週的進度完成,更早的開始來預備,他希望明年他可以更早開始來預備。

雖然這次沒有達到他最希望達到的目標,但是我們都很開心可以一起陪伴他來面對這次的挑戰!他願意主動地面對困難的挑戰,主動去準備所有的內容,盡心努力到最後一刻,這些都是很美好的品格,為著他這一份願意學習的心志,我們決定全家一起來慶祝他的努力與成長。

第二天,他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蛋糕,我們在蛋糕上寫著對他的恭喜,全家一起來慶祝他以最好的態度與最好的努力完成了今年的課程!

其實,不只是對於哥哥,對於我們每一個人,我們都好需要在生命中的每一個小小的里程裡,去看見自己的努力,帶著感恩的心去歡慶我們走過的每一步。

這個世界給我們的價值觀,是一個以結果定輸贏的價值取向,但是,這是真實的嗎?結果往往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但是我們卻可以決定面對挑戰的態度與努力準備的過程,我們可以在沒有達到目標時,更好的反省思考,更好的調整與成長。

我們的人生並非零和遊戲,我們不會因為一次的考試失利,比賽落選,職場上的錯誤,人際關係的過錯,從此生命價值被定論為失敗者。我們是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更深地知道自己,更深的認識這個世界,更成熟的去學習建立合理的目標,去找到一個可以調整的步調。成功使我們得到掌聲,失敗卻能擴張我們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於是,我們陪伴著親愛的哥哥,也陪那著那個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跌跌撞撞的自己,一起為著過往所付出的努力來慶祝,我知道,我們正在往成熟的那個方向,慢慢走去。

Categories
一起看的那些書

#親子共讀:願你成為懂愛的人

最近和孩子讀的一本英文繪本:Adrian Simcox Does Not Have a Horse ,給我很深的觸動。

孩子的大腦是充滿可塑性,處在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青春期之前,孩子們看世界常常會以非黑即白的方式來判斷對錯與是非。當我觀察兩個哥哥的互動模式時,也發現,他們倆吵架爭執的點,往往在於誤解了對方的做法,或者是堅持對方的某一件事做錯說錯決不罷休。

和孩子們一起看這本繪本時,意外地給了我機會,和孩子們一起探討,如何用另一種角度,來思考別人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以及腦子裡和我們不同的想法。

小男孩艾卓(Adrian)總是不斷的告訴身旁的人,他有一匹全世界最美麗的馬。但是同學Chloe卻認為他是在說謊,因為她認為,艾卓的家那麼小,又在城市裡,怎麼可能可以養一匹馬?所以,每一次當艾卓告訴身旁的人他擁有一匹美麗的馬時,Chloe就越來越憤怒,認為艾卓是在說謊。

Chloe的母親察覺到了女兒的怒氣,在了解艾卓家的狀況後,母親帶著Chloe穿過城市裡的街道,來到了艾卓到小家。在艾卓家的小小庭院裡,Chloe問艾卓,你的馬兒在哪裡呢?

就在那時,艾卓向她展示了他美麗的馬:原來小小的庭院中,艾卓以他豐富的想像力,在白色的圍欄上勾勒出一匹駿馬,美麗的芒花如柔順的鬃毛,棕色的蘆葦是馬兒美麗的眼睛。

在那一刻,Chloe了解了艾卓,開始欣賞艾卓的想像力,放下了心中對艾卓的論斷,和他成為了朋友。

藉著這本書,我和孩子們討論,很多時候,我們太急著去揪出他人的錯,而忘了要更溫柔地去對待他們,忘了要更多的理解他們,忘了要試著去和他們成為朋友,建立友誼。

比起論斷別人,也許更重要的是,求上帝開啟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到,我們眼前的這個人,如同我們自己一樣,都是上帝的摯愛,學著去溫柔對待,去更多理解,去建立友誼,我們會發現,另一片精彩絢麗的天地。

Categories
2021的心靈操練

“你的禱告可以改變你的兒女”

今年和孩子一起學習傅士德的《屬靈操練禮讚》,前陣子和孩子一起學習禱告的功課。這本書裡,也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叮嚀:

“你的禱告可以改變你的兒女,因此你應該用你的禱告來改變他們。你白天要邀請他們一起禱告,晚上他們睡了,也要為他們禱告。你可以在床邊輕輕按手在他們身上,祈求耶穌醫治他們當天受到的情感創痛與傷害,以主的平安喜樂充滿他們。”

『瞬間禱告』(Flash Prayers):“看見任何人,立刻為他們禱告。……我們在巴士或飛機上,可以祈求耶穌與我們同行,邀請祂搭著通道兩旁乘客的肩膀,對他們說,『我愛你。我最大的喜樂是饒恕你、賜你恩惠。你有美好的特質,是藏在心底的,只要你願意,我會幫你挖掘出來。只要你願意,我樂意掌管你的生命。』”

我喜歡和孩子一起在車上禱告。在車上,有時我們會玩禱告接龍的遊戲,每一個人輪流向上帝訴說一件感恩的事情,直到我們抵達目的地。

有的時候,遇到周遭有車開的特別著急,甚至用危險的方式超車時,我們會一起禱告,求主來安靜那個司機的心,也保護他開車的安全,保護他不要遇到危險。

我們家的傳統,是每天睡前的彼此祝福。我們會依照最近家人的需要與特定的主題,在睡覺之前彼此祝福。孩子們喜歡這段時間,享受來自父母的祝福,更喜歡為我們祝福,祝福我們的身體,工作與心情等等。

在育兒過程中,常常會很真實的看到自己的壞習慣與惡行複製在了孩子的身上。我在憤怒時說話的樣子,我的孩子在憤怒時也學起來了,在這樣的時候,神讓我看見罪的後果與影響力是怎麼影響到了下一個世代。我於是把孩子帶到一旁,和他道歉,因為我沒有好好的表達我的情緒,在憤怒時口出惡言,告訴他我這樣做是錯的,我們都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傳達憤怒,抱著他一起來神面前禱告認罪,一起求神改變。

一日在爸爸在開車時,我收到了來自遠方家人的電話,摯愛的家人因突發緊急狀況在手術室裡,我們把車停在路邊,帶著孩子一起為著整個手術過程禱告,並經歷到手術過程的順利平安,一直至今,孩子們不停止地為著遠方長輩的醫治與復原禱告著。

和孩子一起禱告的機會太多了,晚上睡不著害怕,一起把恐懼交給神;學習遇到挑戰,一起來到神面前承認自己的限制,求神賜智慧;情緒失控時,求神使我們安靜的禱告……

每一天每一天,和孩子共度的歲月裡,是這些與神的禱告陪伴我們度過每一個或大或小的風浪。在孤單而乏力的育兒歲月裡,因著這些禱告,我得以來到神面前支取能力與喜樂,繼續前行。

Categories
一起看的那些書

親子共讀:做選擇的超能力

上帝給人們最棒的禮物之一,是作出選擇的機會與能力。每天,每時,每刻,不管我們是在匱乏無助的時候,或是在我們事事順心的時候,我們都有一個機會來做出選擇,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與態度來面對我們所接處的人事物。

最近有機會藉著一本繪本來和孩子談論,我們所做的選擇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現在與未來。《What Should Danny Do?》是一本互動書:讀者可以以主角身份Danny的身份,在故事中他所遇到的各種景況裡代替Danny去做出決定。例如,當Danny開始與弟弟起衝突時,我們如果讓Danny選擇暴怒,我們會按者指示翻到後來發生的結果。

在Danny一次又一次遇到各種狀況之時,他所做的決定深深地影響到他與弟弟的關係,以及他與身旁的人的互動,也影響到他一天生活的果效。同一本書,可以依照我和孩子為Danny所做出的不同選擇而有9個不同的故事內容與結果。同一本書我們看了一整個下午,孩子們非常喜歡假設Danny做了不同選擇,再看看後果是什麼,然後去看見“選擇的力量”。

這本書不但對我的孩子們很有啟發,對我這個做母親的也是。當生活不順遂或者情緒低落時,我們很容易會覺得自己是環境中無助的受害者,然後再抱怨中自暴自棄。但是這本書給我們一個新的概念來面對生活中的沮喪與挫折:我們並非無助的受害者,我們其實有一個做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選擇用對的心態與合適的方法來面對失敗與衝突,一個錯誤的選擇,充滿殺傷力,但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卻可以讓我們擁有改變未來的超能力。

而後,我和孩子們開始在生活中練習做出好的選擇。在與另一半起衝突,感覺受傷害時,選擇理解和原諒;孩子們在爭執與憤怒時,選擇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非大哭大鬧。有時候我們做了好的選擇,有的時候我們也失敗了,但是沒關係,我們還在練習中,為著每一個小小的勝利來慶祝與感恩,一步一步的往前邁進。

在youtube上可以閱讀這本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o-61jwbf4

Categories
一起看的那些書

親子共讀:生命就是一條回家的道路

還記得我剛到德國的第一年,在海德堡學語言時遇到了許多很優秀的前輩。其中一位研究黑格爾的哲學博士,在我初到歐洲的第一個月便給予我一個寶貴的指點:如果要深入了解整個西方世界的文明,你要先從荷馬的伊利雅得與奧德賽開始讀起,爾後,在逛書店給我推薦了合適的德文版本,我的書架上就此多了一本讓我常感到有些挑戰,一直不知該如何開始讀起的書。

當了母親之後,開始接觸自學與古典教育,古典教育中的經典作品荷馬史詩再度向我招手,當我比較了一些版本,開始和孩子一起閱讀時,才發現,荷馬史詩真的是經典之作,我和孩子們都愛不釋手。

自從開始認識這些故事之後,孩子們的遊戲裡開始出現希臘人製作的木馬攻克特洛伊城的故事,開始有奧德賽與他們夥伴們乘風破浪的歷險。

因著爭奪美麗的女子海倫,特洛伊與希臘聯盟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戰役,在整個戰役的過程中,不管是特洛伊的勇士,或者是希臘聯盟的勇士,都不只一次的思索與探討,這樣的戰爭意義何在?

在閱讀兩方陣營反反覆覆的進攻與防守之中,我和孩子們探討著故事中這些戰士的品格,以及這些品格與他們命運之間的連結。

戰爭結束後,希臘聯盟紛紛乘船返鄉,對於足智多謀的奧德賽而言,卻是另一個漫長旅途的開始,旅途中所遇到的驚險,讓我和孩子們想要一章接著一章往下看……

從孩子們的眼光來看此書,也許就是一套充滿勇士、戰役、旅程、冒險的故事集,但是我為著可以和孩子們有機會可以一起咀嚼經典而深深感恩,這兩本書本身其實就充滿著許多的智慧可以讓我們去學習。

有一天,當孩子們長大,也會發現,生命的歷程,其實也好像一場又一場的戰役,更多時候,戰場不是在現實世界中,而是在我們內心意志的角力裡。我們如何使桀驁不馴的心智安靜下來,在人生的每一個轉折點做出智慧的抉擇,生命裡一場又一場的戰役。

有一天,當孩子們長大,也會發現,生命的歷程,說穿了就是尋找一條回家的路。我們窮盡一生的力量尋找一個足以使我們身心感到被接納,被理解的棲身之所,卻在跌跌撞撞中常常倍感孤獨。在這看似又漫長又侷促的冒險歷程中,能夠走到終點,不隨波逐流唯一方法是,將我們的眼光定睛於天上永恆的家鄉。

Categories
2021的心靈操練

一月分的親子心靈操練:默想

今年的目標,是和孩子一起參考Foster的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來學習12個月的屬靈操練,很感恩的是,我們也找到了適合孩子們來做的心靈操練版本:《Habits of a Child’s Heart》。於是我們開始了一年的新挑戰。

12個屬靈操練的第一個操練是默想。默想是給自己一段時間,放下手中的忙碌與心中的思慮,單單安息在上帝的面前。作為一個自學媽媽,我很容易讓自己陷如忙碌的膠著中,在回應孩子層出不窮的需求時迷失自我,這個操練則是幫助我在忙亂的日常之中設下一條界線,使我放下一切的控制權,單單來到神的面前。

默想並非自己在思維中的自言自語,而是與這位創造天地的造物主對話。我很喜歡Foster書中提到的一個『歸心』的操練,這個操練又稱為『手心向下,手心向上』:

  1. 在禱告的一開始,將手心向下,對這位為我們的天父傾訴,例如『主啊,我將我現在心中對於病毒蔓延的焦慮交給你,我把面對工作上的壓力交給你,我把我正要準備的考試叫給你,我把我心中的憤怒交給你…』在禱告中將重擔卸給神的同時,我常常真實的感受到一種奇妙的輕省。
  2. 卸下擔子之後,把手心轉向上,繼續向天父禱告:『主啊,我來到祢的面前領受祢所賜的平安,我來到你面前領受智慧與能力,來面對手中的工作,我來到你面前領受平和與溫柔,來面對使我發怒的人…』然後有一段靜默的時間,讓自己來接受上帝給我們的奇妙平安。

當我的孩子情緒爆發,開始發脾氣時,我喜歡帶著他們來做這個禱告,我們一起來到上帝面前,手心向上,把我們心中的委曲與憤怒交給祂,再一起手心向下,領受祂給我們的安慰與平靜,以及智慧來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我們所遇到的衝突。這對我和孩子們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把我們散漫浮躁的心思回歸到上帝面前。

另一個和孩子們一起的操練,是進入大自然去,藉著觀察花草樹木與小動物,來感謝上帝創造的世界。每次我們帶著這樣的心走進大自然時,我都驚訝於孩子們是那麼熱切的想要在大自然中去探索,去觀察。

《Habits of a Child’s Heart》這本書有許多按著孩子不同年齡給的一些屬靈操練的建議,希望以後可以更多和孩子們一起來操練。

Categories
一起看的那些書

親子共讀:探索一種美國式浪漫

孩子們最近愛上手工與木工,所以我們也找了一些與木工,與建築有關的書回來看。最近,有一本書《Building Our House》成為了大家的最愛。

這是一本有真實故事改寫的繪本,作者Jonathan Bean本身就是來自一個自學的家庭。他的父母賣掉了城市中的住所,在鄉村裡買了一塊地,開始一步一步的建築起他們心中想要的家園,房子蓋好之前,他們就住在院子裡的居住拖車(trailer)。

整本繪本的畫風溫暖,很細節的用孩子的口吻,描述這一家人怎麼慢慢的同心合力蓋起這棟房子。孩子們笨拙又殷切的協助父母量木裁尺寸,攪和水泥,在小土堆玩耍,把小推車倒過來玩房子遊戲,母親刷油漆時在地上的鋪紙上塗鴉,把不小心踢倒的鐵釘揀回桶子裡,當爸爸在接電線時,孩子為身懷六甲的母親端上一杯熱茶……

來到美國以前,在歐洲待了十年,那時候對美國有種偏見,覺得這裡沒有歷史感,沒有歐洲那淵源流長的文化底蘊,只有被資本主義堆積起來的經濟暴發戶。但那是一個錯誤的偏見。

今年和孩子們著重在學習美國的開國歷史,讀初代移民的開荒故事,那開荒者的血液與精神,其實本身還挺浪漫。我在許多美國的自學家庭當中,還常常看到這種浪漫。記得哥哥自學團體中的同學,就賣了家裡的房子,開著房車四海為家,爸爸以網路連線上班,全家一起在旅行中學習與探索。

這個繪本也很淋漓盡致的描繪了這一種美國式的浪漫,放下安逸舒適便捷的城市生活,進入一個荒野之地,以沾滿泥巴與木削的手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新生活,全家放下既定的世俗文化,用整個生命歷程,漫長的時間累積,來告訴這個世界,有一種與家人更真實、更親密的相處模式,真實的存在著。

這本繪本給了我們家一些奇想,也給了做自學媽媽的我很大的鼓勵。為什麼學習政治學,對政治有著理想抱負的我最後選擇成為一個自學媽媽?因為,我在學習各種政治理論,政黨體系,參與社會運動與學習外交事務的過程中,看到了政治本身的侷限;看到了人如何在理想的政治理論與自己真實的本相之間的分裂;明白了,寫一篇政論容易,放下自己的虛榮與野心,去真實的愛自己的家人卻困難;真正政治理想的實現,不是街頭的抗議,不是國會中的唱票,不是外交場上的明爭暗鬥,而是從陪伴自己的家人,甘願在本分中安居為根基做起。

放下一種世俗的安逸,一磚一瓦建立一個外在的家,在這個過程中,也正在建築著屬於一個家的傳奇與歷史。也許多數的我們沒有機會親自建築一棟房子,卻可以用與家人共處的每一分鐘,寫下屬於我們的家庭傳奇。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2021,向下扎根的一年

記得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夜裡,先生在睡前問我,面對新的一年,心中可以什麼樣的展望與目標。

那時的我,因為忙了一天照顧孩子,身心都感到相當的疲憊。我有些沮喪的回應他:2021和2020對我而言,並沒有什麼樣的差別,反正我就是每天要圍繞著孩子,沒有什麼不同,沒有什麼新的改變,也沒有什麼新的可能性。

語畢,我便在困倦中睡去。

但是愛我的神沒有因為我的沮喪而將我擱置一旁。祂繼續在聖經的話語中向我的心說話:因著有神與我們同行,我們的日子可以一天新似一天。

2021年1月2日,我在火爐旁默想時,心中的畫面竟然是,自己20歲那一年,拖著行李箱,隻身一人飛往德國,開始留學旅程的那些瞬間。那些無懼一切困難與未知,定意要勇敢直面未來的瞬間。

有一個意念臨到我的心中:不要因為孩子年紀還小,就什麼都覺得綁手綁腳不能去做,要勇敢的帶著孩子,一起去做心中有感動要去做的事情,帶著他們一起去做,勇敢地直面新的一年。

#向下扎根與向上結果一樣重要

當我在為新的一年繼續禱告時,神也不斷地藉著我身旁的朋友向我的心說話。

一個朋友向我分享她95歲的奶奶在上週過世,過世的前幾天,奶奶還打了電話來關心她的生活。奶奶是她婆婆的母親,姊妹向我分享道,她95歲的奶奶如何在這一生中守護著家人的身體,心靈與信仰,因著奶奶的影響,使得先生這一個整個家族都不斷經歷上帝的保守與祝福,也將這祝福帶到接下來幾代之中。

神藉著這個姐妹的分享給了我許多的提醒:我們這一生對自己,對他人的影響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向上結果的影響力:一個樹結出美好的果子,可以使需要的人得到飽足與供應,這是看得見的影響力。另外一種影響世界的方式,則是如同一顆不斷向下扎根的樹,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果效與成就,乍看之下也無法對其他人有什麼樣的助益,卻是一個可以使長遠的世代的蒙福的一個影響。

這位姐妹的奶奶,一生中許多的時間是隱藏在家中陪伴家人與孩子,如同一顆樹不斷的向下扎根,使得整個家族在面對美國這幾十年來文化、思潮與經濟的動盪之下,依然持守著一份愛主的心,在不同的職場與舞台上發光發熱。

我知道這也是主這一年對我的呼召:去建立一種與世俗觀念截然不同的影響力,不是憑著勢力,也不是憑著才能,而是安靜的在家中,在回應嬰兒的需求,安撫幼兒的彆扭脾氣,鼓勵學童跨越一個一個生命里程碑,陪伴另一半面對職場的挑戰。這是看不見的影響力,這是一份連綿世代的影響力。

#請為我們禱告

1. 新的一年,我們將以Foster的著作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為參考,按著孩子們所能領受的,在每一個月一起進行一項心靈的操練,陪伴彼此一起更多讓上帝來更新我們的生命。也希望可以藉著文字把這一段旅程記錄下來。

2. 繼續為我們在歐洲與中國線上分享信息的服事禱告,一個月我們會有兩個週末需要和中國的海歸與留歐的學子分享神的話語。

3. 為敏俐在兒童事工與自學的團體中的教學禱告,願主藉著這個機會來裝備我與三個孩子,可以更好的服事祂。

4. 為晴程在職場上可以更深地活在上帝的呼召之中來禱告。

感謝你們的關心,也歡迎你們與我們分享你們的生活,讓我們知道如何為你們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