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2021的心靈操練 二哥的故事

一見你就喜歡你

當我們一眼看見孩子的時候,就喜歡他們,覺得他們可愛嗎?還是想要把他們推開?

我們家的二哥進入四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常常發脾氣,讓我覺得在養育他的過程非常吃力,自己也常常因為他而整個人火冒三丈,相較於大哥,弟弟的思緒比較敏感,時而覺得一不小心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會把他惹的原地爆炸,媽媽也覺得心裡疲憊。

我的育兒教練提醒我,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多半是因為不知所措而引起的,孩子們的憤怒,其實是一個求救的訊號。而身為母親的我,是否能夠接收到求救的訊號呢?

二哥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管是在畫畫或者是練習寫字時,只要出了一點差錯,弧線不夠完美,就會非常的焦慮難過,一開始,我只是試著想要安慰他,幫助他,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安慰與幫助不但解決不了他根本的問題,反而他的焦慮傳染給了我,讓我也煩悶了起來。

後來我發現,原來,不管是大人或小孩,當我們對自己過度要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錯誤時,我們常常會把焦點放在,如何讓工作成果更完美,怎麼設定合理的目標,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達到目標,當然,這些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將內心深處根本的問題好好解決,那麼這個追求完美的過程往往會讓我們無止盡的消耗許多心力與體力,即便成果豐碩,依然身心俱疲苟延殘喘的繼續奔向下一個完美。

在陪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他心裡有一個更深的需要渴望被滿足:他需要更深的被接納,被自己接納,被他人接納。身為老二,前面的哥哥已經什麼都會了,都做得比他快比他好了,他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與自處之道?

我想起傅立德牧師常常在講道中分享他和他的孩子、孫子的相處之道。傅牧師常常看到他的孩子與孫子時就對他們說:我一看到你就喜歡你,快來讓我抱抱你!不管你多髒多臭亂發脾氣還是…,我一看到你就喜歡你!

這給我很深的提醒,我是不是也用這樣的愛來擁抱我的孩子?我一看到孩子就喜歡他們嗎?還是一看到他們就嫌棄?我怎麼看他們,他們也會很容易用同樣的方式來看自己。

於是,我開始更多的調整我自己,趁著孩子還願意黏著我的時候,多抱抱他們,告訴他們,我一看到他們就喜歡他們,而奇妙的是,這些些微的調整,讓孩子們的臉上有了光芒,也更有了自信。

二哥還是常常會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而挫折,但是,我們最近比較少因為這些挫折而起衝突了,我問他,寫作了,畫錯了,可以有什麼去面對,去處理和解決的方法嗎?他也開始用他從明的小腦袋瓜來去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跌跌撞撞,有時成功了,有時失敗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和二哥都更了解愛與被愛的幸福與溫度。

Categories
和孩子一起動手做

那些農場裡教我的事

今天到Bain Bridge Island,拜訪朋友的農場,距離我們上一次到訪的短短半年,朋友從一開始剛剛摸索整座農場的過往的歷史,到現在已經漸漸擁有屬於自己的農場氣質,不同季節的不同驚喜,小小量的更多種類的作物,整座農場從室內到戶外,洋溢著主人特有的熱情,簡約,設計感與溫柔。

我們抵達的時候是中午,他們為我們預備了極豐富的午餐,我們在室內整理收集薰衣草,採集梨子,蘋果,山茱萸與桑椹,將一些準備送到當地商店的果子包裝並貼上標籤,給蠶寶寶採桑葉……

看到朋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已經把整個農場運作起來,心裡真的好興奮也好感動,創業家的精神讓他們身上時時散發者勇於面對挑戰與解決難題的魅力,用一座農場作為橋樑,建立起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人與神的關係,是他們在設計農場活動時,所執著的初衷。

每一次拜訪他們,總是給我許多的觸發與感動,我的孩子開心地爬著桑樹,滿嘴鮮紅的桑椹汁,用力地搖梨子樹,大家一起撿起掉下來的果子,用被鳥啄過的果實喂家禽,討論著上一批肥母雞被灰狼吃掉的故事……

他們設立農場的故事,他們用愛去建築家與農場的概念,都不斷地刺激我去思考,作為一個自學媽媽,我想要帶給我的孩子,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啟發,什麼樣的教育?

對於我而言,家也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座橋樑,讓他們在其中學習建立人與神,與人,與自然,與物的關係。

為什麼讓孩子從小小孩開始參與家務?想讓他們學習經營一個家,參與家中一切的事物,按著她們力所能及的來一起做菜,打掃,清潔,歸納,一點一點知道怎麼尊重居住的環境,他人居住的環境,是我渴望和孩子一起來學習的。

渴望孩子能懂的好好照顧自己,知道辨別什麼樣的食物是對身體好的,知道如何適度的鍛鍊身體,知道如何好好建立作息與規律,學習面對生命中的問題,並且去找到解決的可能性,是我渴望和孩子一起去探索的。

這些,也都是農場裡教我的事。

Categories
許家私塾的故事

自學力是去學習愛人如己的能力

#疫情時代是生命向下深層扎根的時代

因為疫情的爆發,我們在家與孩子共處的時間增多,#自學力 成為了最近流行的新詞彙。

其實,#自學力不只是在家學習學科的能力,#更是讓孩子回歸到生活的基本面,藉著與家人共處與生活,#承傳來自家庭中特有的傳統與文化,#一點一滴去學習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練習去和身旁家人合宜的應對進退,#放下自我中心去看到家人的需要,#學習捨棄自己的舒適來服侍家人。

我們很少在夏天回台,因為夏天是雨城西雅圖唯一舒適乾爽的季節,也是我們度假露營的季節。而這次在疫情中回來,是因為心裡非常掛念上半年中風的奶奶,也就是孩子們的阿祖。當我們在規劃今年的暑假時,突然覺得,帶著孩子回來陪陪長輩,一起學習服事長輩,#學習照顧安慰病中的長輩,對於此刻的我而言,遠比去任何美國的國家公園露營度假,還要有意義,還要真實,還要寶貴,還要美好。

也許是心有靈犀,當我們買好機票決定回去時,母親才告訴我,奶奶每天都告訴家人說,她知道在美國的敏俐,一定會回來。原來,不只是我想念著親愛的奶奶,親愛的奶奶也每天想念著我呢!

因為中風造成身體與腦部的損傷,使得親愛的奶奶常常陷入低落的情緒,每天我和孩子們喜歡到阿祖的房間,為她捶捶背,揉揉她的肩頸,腰部,手與腿,讓坐輪椅不舒服的肌肉可以稍感放鬆與舒緩。在按摩時,和孩子一起為阿祖的身體與心靈來禱告,雖然阿祖還未信主,但相信她一定感受到了上帝的愛了!

我深深感受到,可以這樣親密的陪伴長輩,我和孩子們真的好蒙福。#生命中許多的難處雖然無法挪開,#卻讓我們因為愛得更深的彼此信賴,彼此依靠。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去付出,那麼我們更可以真實的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

不論如何要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上帝所給予的最美好計畫,#願我們都活在上帝為我們預備的美好藍圖裡。

Categories
許家私塾的故事

記錄下家族的歷史與故事

還好在疫情爆發之前趕回了台灣,可以在這個挑戰的時刻陪伴在家人身旁,一起分擔疫情所帶來的壓力與恐懼,一起在疫情中彼此祝福,彼此扶持,彼此服事,彼此相愛。疫情前的自由時光恍如隔世,卻也給我們更多的機會來去面對生命更重要的課題,我們不再能夠在地理的疆界上向外擴張,卻能夠去面對過往一直逃避與忽略的心靈,與家人的關係,這些外人看不見卻是無比重要的地方,在這個疫情到來的時刻,我們得以擁有向下扎根的機會。

經由屬靈長輩的提醒,我帶著孩子們回到家鄉之後,開始和孩子們一起採訪我們親愛的長輩,聽他們生命的故事,記錄下家族的歷史與故事,知道今日我們是如何成為我們的。

孩子們一回來就充滿興致的採訪了我的母親,他們的外婆。在漁村長大的外婆分享了自己過往要爬到漁船上找父親時,因為個子太小掉到海裡,當時整個人就這樣沉到了海裡,那一天,穿著一雙新鞋的外婆,沉入海裡時,完全不感到害怕,因為沈入海底時,心裡只掛念著一件事,他的新鞋一只沈到了海底!

感恩的是,外婆跌入海裡的那一瞬間,被一個船員看到了,馬上躍身跳入海中把幼小的她救了起來,甚至救上她之後,還跳回海裡幫她找那只心心念念的新鞋,可惜的是,那只鞋已經掉入深水之中。

母親生命中有一份樸質與殷懇,那是生活環境塑造出的品格,也是上帝藉著母親,要繼續傳遞給我們後代的美好禮物。

孩子們用中文訪問了外祖父母,我則是用台語訪問了我年近90的爺爺與奶奶。

爺爺在年幼時便失去了雙親,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輾轉來到了澎湖討生活,一點一點經營起自己的事業與家庭。在這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童年時代的困頓沒有成為他消極與苦毒的藉口,他帶著一種務實,堅強,幽默的生活態度,一步一步的走著自己的人生,在我眼中,他一直如此的幽默又有智慧。這樣的豁達與樂天,成為我們家族的一個可愛的文化,使我們在這個一切以利害關係為主的現實社會裡,依然有一份溫暖,看重人情的堅持。

我為著我的家,我的歷史,我的故事,深深的感動,深深的感恩,這些美好的故事與傳承,形塑了今日的我,我也將這份美好的禮物,傳遞給我的孩子們。  

以下是我的導師,作家蔣佩蓉與我分享的,採訪父母與祖父母的一些問題,我覺得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與大家分享:

#成人采訪雙方父母的問題

你們是怎麽認識的?

你們是怎麽決定要結婚的?

小時候最期待的是什麽?最害怕的是什麽?

小時候什麽記憶讓你最難忘?

小時候最美好的回憶是什麽?

小時候的家庭環境是什麽?自己在家里的地位?

自己跟父母的關系是什麽?

小時候慶祝什麽節日?怎麽慶祝?

哪一個人對自己的影響最大?

TA在哪方面影響了你?

TA 如何影響了你?

最愛你的是誰?

要是能重新再來,會想要改變什麽?重覆什麽?

成⻓的時候,最難的一個挑戰是什麽?當時你如何去面對和克服?

我們跟某一個人目前的關系的質量會影響我們對過去的回憶。回顧

一下現在跟自己父母的關系是如何影響到了以前的回憶。

#33個采訪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問題

1. 您小時候最好的朋友是誰?

2. 您高中最喜歡的科目是什麽?

3. 您小時候是怎麽上學的?

4. 在學校里,您最喜歡什麽?

5. 您還記得自己的祖父母嗎?

6. 您最早的記憶是什麽?

7. 截至目前,您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什麽?

8. 您小時候玩過什麽遊戲?

9. 您小時候做過哪些淘氣的事?

10. 您遭遇過事故嗎?如果遭受過,那是什麽事?

11. 您最早的童年記憶是什麽?

12. 您是在哪里⻓大的?

13. 您最喜歡的童年記憶是什麽? 14. 您從小最喜歡的傳統是什麽?

15. 您童年時期 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麽?

16. 您小時候最好的朋友是誰?

17. 您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麽?

18. 您和配偶之間,您最喜歡的記憶是什麽?

19. 您最喜歡曾經的哪個時間段?

20. 您最喜歡的度假地是哪里?

21. 您最喜歡的歌是哪首?

22. 您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麽? 23. 您最喜歡的飲料是什麽?

24. 您最喜歡哪個餐館?

25. 您最喜歡的假期是什麽時候?

26. 发生在您身上最有趣的事是什麽?

27. 您最大的特點是什麽?

28. 在您人生中,最大的教訓是什麽?

29. 您覺得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成功是什麽?

30. 您最恐懼的是什麽?

31. 您必須克服的最艱難的事是什麽?

32. 如果您在有生之年想完成一件事,那是什麽?

33. 如果您能給我一個建議,那會是什麽?

Categories
許家私塾的故事

成為你們的母親,是我的榮幸

母親節總是一個感謝母親的日子,我們的文化,也常常把母親塑造成一個犧牲奉獻的形象。但是,作為一個母親,我很希望我的孩子知道,生命就是一個犧牲和付出的過程,我們終其一生,都在為我們認為寶貴的事物而努力。成為一個母親,花了許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與孩子一起成長,是我的選擇,也是我的榮幸。

身為一個自學母親,可能相較於其他的人,少了一些獨處與追夢的時間,但是卻多了好多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與生命的美好。

因為陪伴孩子面對情緒與憤怒,我有了機會可以認識到,媽媽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機會可以學習怎麼面對自己的情緒,怎麼在與孩子的衝突之中尋找解決之道。

陪伴你們建立生活的秩序,我們在同行的路上彼此監督有沒有完成每天應當完成的計畫與使命,因為你們的陪伴我有了更健康的作息,有更穩定的靈修讀經生活。

陪伴你們學習家事,我真的謝謝你們總是那麼享受,那麼珍惜可以和媽媽一座共同做一件事的時間,謝謝你們也督促我學習如何好好的整理家務,整理心靈。

因為陪伴孩子學習語言,我得以從語言學的角度,更多了解這些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文字習慣,他們是如何建立成形的,我得以和你們一起去學新的語言,不擅長的語言,一起摸索與成長。

因為陪伴孩子一起學數學,我認識到自己常常把自己過高的標準放在你們身上,以至於我必須常常來到神面前,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什麼是神的標準,以至於我開始學習一點一點循序漸進的陪伴,為每一個小小的里程歡喜感恩。

因為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歷史與科學,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重新理解每一個歷史事件與客觀真相的來龍去脈,歷史人物與科學家們的生命故事,因為陪伴你們,我有得以有一個重新反思與建立自己的世界觀的機會。

因為你們我開始更多的參與兒童事工,開始成為自學團體的老師,開始去學習教養,開始一次又一次去梳理自己的成長過程,去面對自己內心深層的情緒,去面對內心的傷與自卑,去依靠神每一天的憐憫與恩典。

因為不斷地和你們對話,你們的問題給我許多反思,你們帶給我的喜樂與成長,豐富了我的每一分鐘。當母親真的是充滿挑戰,充滿喜樂,充滿張力,充滿了真實的擁抱,親吻,衝突與和好。

孩子,不要認為媽媽為你們犧牲了什麼,我並沒有。我因著你們,學習到好多,也不斷經歷上帝的祝福與恩典,謝謝你們願意讓我學習摸索做一個母親,謝謝你們所帶給我的祝福。

母親節不只是母親被感謝,被紀念的日子,母親節也是媽媽向上帝獻上感恩與讚美的日子。

Categories
summer 2021 Uncategorized

隔離中的自學時間表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我們的隔離也進入一週了!每一天早上起來,發現全家的健健康康活蹦亂跳,可以和每天來電關切的幹事報平安,就是一間值得慶祝和感恩的事情。病毒是那麼的防不慎防,過去這一年在美國的防疫生活,以及搭機返國的整個過程都讓我深深了解,我們是那麼的脆弱無力,可以在疫情時代有正常的體溫與好的身體狀態,都是上帝給的好寶貴的禮物。

出發回台前,我的育兒教練幫助我與孩子們制定每日流程,使我們可以很好的在隔離期間也規律的生活。事實上,一起五口的隔離生活是很熱鬧忙碌的,每天還是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一週就這樣過去了。

帶著七歲,四歲和一歲的孩子們開始了居家隔離的生活,我們每天的流程是這樣的:

早上

6:00,我和兩個哥哥起床,我們一起分別閱讀給弟弟的聖經故事和給哥哥的聖經課程

7:00,妹妹起床,哥哥們照顧妹妹,準備早餐,全家一起吃早餐

8:00,哥哥們開始上自學教材classical conversations的不同科目,我找其中一個科學或歷史的主題與他們深入學習,妹妹在旁跟著上。

9:00,哥哥和妹妹玩,大家一起跟著kids sports的影片做運動

9:30,妹妹放上床玩一玩入睡,和哥哥們一起學習語言(中文,英文)與數學,幫一人上課時,另一個在旁邊塗鴉以及聽自己感興趣的有聲書,兩人輪流。

11:00,妹妹睡醒,哥哥和妹妹玩,我準備午餐。

12:00,一起午餐,收拾洗碗,放空

下午

2:00,妹妹放上床玩一玩入睡,我和他們一起做些有趣的活動,讀一些歷史專題的書,摺紙飛機,做手工上畫畫課,玩他們選擇的遊戲或者各自的自由時間

3:30,妹妹醒來,大家再一起運動

4:30,吃晚餐,收拾洗碗

6:30,漱洗

7:00,妹妹入睡(或自己在床上說話)哥哥們睡前閱讀&入睡

過往回台總是很忙碌,行程滿滿,但是這次因為疫情,我們在隔離中有一段安靜的時間來建立回台的生活次序,其實是一段很美的時光,可以在見到親人朋友之前,先好好的整理自己的身心靈,孩子們也有一段緩衝時間來調整心態面對新環境。

隔離使我們在這個一小時當三小時使用的忙碌時代裡,放慢腳步,只是讓時間靜靜的過去,不急著面對人,而是先安定自己的心,也是在疫情中上帝給的美好禮物。

Categories
關於婚姻那些事

婚姻,一個織草成金的旅程

翻攝自Bill Gates twitter

今天在西雅圖朋友圈中最衝擊的新聞,是比爾蓋茲離婚的消息。

這樣一對高瞻遠矚,又賦有企業責任心的夢幻組合,竟走向破碎的結局。

在西雅圖的IT界都知道,微軟也許不是給員工薪資最高的企業,卻是給員工最多work-life-balance的企業,從他們所提供給員工的許多福利中,看到他們一直試圖鼓勵員工建立工作與家庭平衡,注重家庭生活質量,給予員工家庭生活極大支持。我深信,這樣的願景,是蓋茲夫婦在深思熟慮中,刻意建立起來的企業價值。

但是這樣一對竭力去建立愛與慷慨價值觀的夫婦,卻依然無法跨越夫妻關係中的瓶頸,令人感到好遺憾。

許多人嘗試在婚姻之中找一個安身立命的棲息之所,但其實,婚姻是非常脆弱的,因為身處於婚姻中的人,不管他的外在形象多麽成功,完成了多少豐功偉業,他在面對自己與面對婚姻時,仍是脆弱的。

脆弱到無法不傷害自己,無法不傷害另外一半。

我自己在婚姻中最深的體會,是婚姻是一個不斷尋求彼此饒恕的過程,這個過程,超越心理輔導與理性思辯的範疇,唯有神在能幫助我們真實地來到另一半面前在衝突與傷害後尋求和解,唯有神能幫助我們在深深的被傷害之後選擇原諒。

蓋茲夫婦的離婚,再次提醒我們,婚姻很難,也很脆弱,事實上,困難的並非婚姻本身,因為,當我們在與另一半決裂之前,我們是已經與自己決裂了,當我們在傷害另一半之前,我們是已經先傷害了自己,當我們再不願意饒恕對方之前,我們是已經先拒絕了饒恕自己。

婚姻不是童話或者漂泊著安息的港灣,婚姻是與另一半的共處之中,學習把自己的心向上帝打開,讓祂來愛我們,接納我們,饒恕我們,改變我們,然後,帶著這一份被上帝不斷改變的生命,去陪伴另一個生命經歷上帝恩手的牽引,陶塑與愛的琢磨。

這一份脆弱而珍貴的關係,使我們終將經歷織草成金的喜悅。

Categories
許家私塾的故事

帶三寶回台的闖關遊戲

在啟程回台灣之前,一位為我禱告的姐妹提醒我,回國的繁複手續與重重困難,其實也可以成為與孩子們一起經歷的闖關遊戲,這個好點子幫助我和孩子用一個完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我們在旅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重重關卡。事實上,我們在每一個細節與挑戰中,都遇到了天使的神援助!

#第一關是核酸測驗

行程決定之後,我和孩子的第一個挑戰便是進行核酸測驗。爸爸是第一個進行檢測的,當大家看到鼻咽深入鼻腔並大幅轉動時,都感到有點害怕。輪到我時,試子深入鼻咽的瞬間非常的刺鼻難受,採樣過程有一點小出血,但是為了不要嚇到還未測試的小朋友們,我佯裝什麼事也沒有,一派輕鬆的完成採檢。

輪到老大時,試子一身入鼻腔,就疼痛得大叫,以至於後來老二把鼻子遮住,堅決不要接受檢測,在哭哭啼啼中#充滿愛心的採樣人員溫柔的連哄帶騙,一試再試,才終於在淚水與尖叫中完成採檢。到了小妹時,雖然也有哭鬧,但採檢人員很嫻熟地迅速完成了檢測。第二天,#全家收到了陰性的檢定結果,終於完成了第一個關卡。我們開心的彼此慶祝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關是抵達機場的check in

疫情期間,旅客都想儘早完成手續,遠離人群,於是大家都在辦理chech in手續前便提早趕到,結果還是大排長龍了。我們一家五口帶著四個行李箱與一個娃娃推車,被困在等候的行列中,妹妹在推車裡已經開始不耐煩,兩個哥哥已經覺得背包在肩上越來越沈重開始扭來扭去。

當check in 手續即將開始之前,#一位地勤人員看到了我們一家的窘狀把我們一家帶到另一個邊上的櫃檯,結果我們不用排隊,很快地開始了check in的流程,因為疫情緣故,期間耗時相當長,爸爸在櫃檯處理手續,我帶著三個孩子在機場裡繞,當孩子們失去耐性時,我們再一次的彼此提醒這是要通過的第二關,是對我們的忍耐的考試,過了這關就可以到下一關了!

#接下來進入超級混亂的安檢階段

因為baby無法戴口罩,所以我們在推車外罩上一層下雨的防水罩,但是進入安檢,必須將嬰兒從推車中抱起,暴露在機場的空氣中。另一放面,我們要將行李中的物品取出檢驗,與其他的乘客共用檢驗盒,這些都讓我們覺得非常的緊張。

但是#安檢人員非常的恩待我們。讓寶寶的水壺可以繼續使用,#主動把我們因為安檢要倒掉的水又重新裝滿了遞給我們,這些小小的細節,都讓我們在帶著孩子旅行的忙亂與不安中,深深覺得被愛與感動。

#在午夜中等待登機時,孩子們都累壞了,但是不敢讓他們吃太多東西,擔心他們要拿下口罩,要增加上洗手間的次數,我們就是玩玩貼紙,然後抱在一起等候登機。

#在飛機上大概是孩子們最愛的一關了!電視電影看到飽,對妹妹則是放下一切的規條,原則與訓練,嬰兒餅乾和母奶無限暢飲,只要他們可以安靜的坐好躺好,我們願意滿足一切需要啊~

#最難的一關是入境台灣之後的登記:那時候孩子們已經身心俱疲,但是我們要在入境時辦好門號再重新填入表格。當所有的旅客都已經完成時,我們還在那裡,#充滿愛心的安檢人員看到我要顧孩子無法填表便拿起她的手機幫我填完所有的認證資料。#另外幾個安檢人員則時陪孩子們聊天。#真的好有愛

在這一重重的闖關之中,真的有不少崩潰的畫面,但是和孩子們一起一點一滴地完成了~

疫情中的旅行的確不容易,但是更多時候,我們被整個充滿愛,對有小小孩家庭相當包容與友善的機場地勤人員所包圍,領受了滿滿的愛。

原來,#越難的時候是越被愛所包圍的時候。

Categories
許家私塾的故事

是的,我們回到了台北

因為家人身體微恙,從三月開始,我們就一直掙扎著是否要回來探望家人,後來想想,覺得帶著三個小孩,之後又有重重的手續,兩到三週的隔離,以及先生的假期有限,近日工作量大,於是覺得沒有可能,想想還是放棄吧。

但是,在4月20日那天,感覺到上帝在提醒我,帶孩子一起回去,將會學到一些很特別的功課。當日我與先生討論,他馬上和上司討論回台的可能性,想不到,他的工作單位也開了道路,不只允許他回台,還給了他一段隔離時期照顧家人的特殊假期。

接下來是隔離期間要住哪兒?兩年前,我們曾在一個聚餐中認識一個台北的牧者,之後也沒有繼續聯繫,但是當我們開始未回台灣的腳步禱告時,一位朋友幫我們與這位牧師再次牽了線,我們得以在隔離期間,住在牧師的一個三房兩衛浴的公寓,就這樣,連我們最擔心的隔離住處,神也為我們有了最好的預備。

接下來,開始看機票,發現五月份開始票價上揚,如果要走就要四月底快飛,於是,我們使用了之前的信用卡點數,在我們可以接受的預算範圍內,為一家五口買了機票。

回台灣之後怎麼解決隔離的生活開銷,如果我們需要網上定食與購物,我們需要台灣的信用卡。但是這個需要,上帝在兩年前已經為我們解決了。我在整理行李時,發現了一張可以使用的台灣信用卡。兩年前從台灣回美時,媽媽放了一張信用卡在我手上,說有需要時可以用,當時我覺得根本沒必要,我不可能會用到,但是沒想到,這是上帝為我們兩年後的隔離時光所預備的。

接下來,做核酸檢測,填申請表格,整理行李,我們就這樣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一路上雖然不容易,但是都有神的使者為我們開道路(會在另外寫一篇旅程中和孩子的闖關遊戲與大家分享),使我們減少了許多排隊的不便,在三個小孩都累垮時,也有天使協助我們完成複雜手續。

來到台北,這位其實與我們素昧平生的牧師,為我們準備了一切所需,冰箱的食物,廚房的用具,室內電話與網路,甚至是電蚊香!我尚未信主的爸爸聽到神為我們預備的一切與牧師對我們的愛與招待時,都不禁感嘆,有上帝的幫助與弟兄姐妹的扶持真好!

回臺灣的過程,對我個人而言,就是一個經歷上帝的功課。我覺得上帝不斷的向我的心說話:

自從開始有孩子,開始自學的生活之後,開始怕麻煩,怕去帶孩子做太吃力不討好的事,但是,這並非上帝的心意。這次在疫情中回臺灣的過程,上帝讓我看見,許多看似困難與複雜的事情,是可以在主恩典中去面對的,而且,在前行的過程,要踏出步伐之後,才能一串串的看見上帝早已把所需要的一切都為我們預備好了。#愛是不怕麻煩。

我們所需做的,就是忠心於神所給的呼召,不要懼怕麻煩與困難,因為,難處從來不是靠自己解決,是上帝會陪我們一起。

接下來的隔離,我們全家定意要好好珍惜享受這段安靜的時光,放下外務,好好靜修,建立關係,有一個為期兩週的silent retreat!隔離之後,就可以擁抱深愛的家人了。

Categories
和孩子一起動手做

自己的時間自己規劃

感謝親愛的育兒教練提醒,最近我們又因著全家的新需要與新動向,與孩子們一起重新規劃接下來的日常流程與每天要完成的小使命。

我們將日常分成了起床,早晨,下午,睡前,放入他們每日的學習與計畫。和孩子們製作日常流程時真的很開心,可以聽聽他們想怎麼使用時間,最喜歡期待什麼。

Joshua 自從妹妹出生之後慢慢的被訓練為我們家做早餐的人,為我們熱稀飯,煎雞蛋,切麵包,Jeremy則是在哥哥做早餐時負責顧妹妹,之後兩人再一起將昨天洗好的碗歸位。

自從妹妹出生後,許多家事都交給哥哥們去做,洗碗,洗菜切菜,按著媽媽的指令做南瓜飯,蛋蒸肉等,洗米煮飯,洗衣服折衣服,希望可以好好訓練他們,當有一天把他們交給未來的另一半時,可以成為一個祝福妻子的好先生!

最近育兒教練提醒我,每天要有一些專屬於弟弟,或專屬於哥哥的媽咪時間,每次十分鐘,這段期間媽咪放下所有的雜事,專心陪一人做他想做的事。弟弟喜歡我陪他拿著劍與盾牌比劍,哥哥喜歡和我一起做手作,發現他們只要有10分鐘的全新陪伴就無比的滿足,愛被填滿了情緒就穩定了…

製作每日流程給孩子們個藍圖與動力去做計畫中的是,生活不再是難以預測充滿未知,而是朝著一個自己喜歡,也符合現實需要的方向一點一滴去邁進,自己製作每日的流程,自己決定時間如何運用,也是一個訓練孩子獨立為自己負責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