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許家私塾的故事

養育兒女並非權力遊戲

可以全時間的在家裡照顧家人,成為一個home maker,是不是一種犧牲?為了他人而完全失去自己,是不是很愚蠢?身為一個女人,是不是『該多為自己想一點』?

這個世界的潮流,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女人,要有獨立的經濟,要有自己的事業,要有自己的存款,要有自己的世界。

#成為家庭主婦是一份上帝的恩寵

可以有機會,有能力在職場中實踐自我,當然是一件很棒的事,如果有一天上帝許可,我也渴望回歸職場。但是對於這個階段的我來說,在生命的此刻,可以不必擔心各種外在因素,不必擔心自我價值的受損,有健康有體力得以專心地按著神的呼召來照顧一個家,是一份上帝給的禮物,是一份特別的殊榮,是上帝給我的恩寵。

#察覺到孩子身心靈細微的變化

自學是一個相當消耗照顧者心力體力的選擇,但是其中我很珍惜的一個點,便是可以時時察覺到孩子身心靈細微的變化,進而去學習,怎麼和不斷成長、時時有新變化的孩子們對話,去察覺他們在此刻的需要,掙扎與迷惘,進而摸索出一個可以和他們溝通的方法,陪伴他們走出困境。

而這一份挑戰,常常讓我因為陷入瓶頸而感到絕望,很多時候,哭著對上帝說,我教不了我的孩子,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也禱告了,書也看了,方法也都用盡,耐心也全被耗光,心中充滿苦毒。但感謝主,隧道的盡頭總有光,有智慧的同行者陪伴,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走過每一個挑戰與低潮。

#當親子互動陷入惡性循環

當我們家哥哥進入七歲之後,漸漸發現他變得容易生氣,也對我們過往給他的要求有許多的想法與意見。一開始哥哥的改變讓我非常的措手不及,也讓我有點害怕,我迷失了一段時間,找不到方向,也拿捏不了與他溝通談判的分寸。

任何一個小小的對話,要求他完成例行作業,整理玩具,做家事,都很容易成為衝突的導火線。一開始,遵遵教悔,到後來,我也被惹毛暴走,我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陷入越來越糟的惡性循環。

#歡慶孩子成長的里程碑

一位姊妹提醒我,很多時候,我們和孩子對話的模式,停留在他們還幼小的階段,成為一種慣性,殊不知,我們的孩子已經悄悄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開始有更成熟的對話與思考能力了。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自然而然會有比較強的主導性,和他們對話時,不會期待他們有各種不同的回覆與反應,我們對生活種的各種規則與標準,也應該隨著時宜有彈性的去調整。

#調整與孩子對話時心裡的期待

姊妹提醒我,要調整與孩子對話時,心裡的期待,不要期待他們像小時候一樣的follow我們對他們說的話,而是期待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來與你對話。

的確,孩子的成長帶來挑戰,但我們應改為這樣的挑戰而慶祝,因為他們長大了,開始建構自己的價值觀了,開始反思你對他所說的話是否為真,是否有益,我們應該歡慶孩子另一個生命季節的開始。

#生活並非零和遊戲

姐妹的提醒,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脈般,我找到了一個新的視野來面對我的孩子。那天下午,我對孩子說,五分鐘後他要開始去做該做的事時,孩子一聽就開始不滿,眼看情緒就要被引爆,我對他說,你是可以回應我,和我討論的,說說你現在的想法與計畫,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當我的態度改變,當我準備好了要與孩子對話,當我珍視對方作為一個獨立思考的個體,當我在對方憤怒時提醒他,生活議題並非零和遊戲,孩子與父母之間不一定要有權力的鬥爭,當我們可以更進一部探討彼此的立場,看法與感受時,孩子也因為感受到被尊重而放下心中的怒氣與執著。

#教養必須突破慣性

也許,最後還是按照我的方法來做,但是,並不是因為那是『我提出』的方法,而是因為,這樣做更 #符合我們雙方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與信仰

教養的過程,身為父母的我們有許多盲點,有許多自我設限,有許多不合時宜的慣性。但是教養之所以充滿挑戰與未知的樂趣,正是因為,陪伴孩子成整的過程中,我們既定的框架得以被突破,我們看世界的眼光可以被調整,我們的心可以開始願意,變得柔軟。

自學充滿挑戰,全職在家看來不合潮流,但是這是一份充滿驚喜的未知冒險,有很多的自我成長,有很多的歡慶與更新。

By 許家私塾

學天文物理的爸爸+學政治學的媽媽+2個哥哥1個妹妹=在恩典中摸索自學教育的一家人